close

孩子的健康可說是父母最大的牽掛。不是煩惱自家孩子矮人一截、就是怕他頭腦不靈光。綜合專家意見,整理三大重點供爸媽們掌握,才不致忽略了孩子的身心成長:

1換手照顧要詳細交班,孩子狀況不漏接

如果父母都在工作,孩子托給保姆或是親友照顧,務必養成「交班」習慣。

馬偕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林炫沛在門診常碰到許多家長被問到孩子一天喝多少奶、大便幾次、什麼時候開始不舒服時,不是支支吾吾,就是不清楚狀況。

原來爸媽們將孩子交給長輩親友或保姆照顧,接送孩子時經常匆匆忙忙口頭交代幾句話,「但人的記憶是不可靠的,最好寫下來,換人照顧時要交班,」林炫沛說,所有照顧孩子的大人在換手時都應該要交接孩子的飲食、大小便次數、活動量等,若有異常,比方咳嗽、發燒,應翔實記錄症狀發生時間和體溫度數,才能確實掌握孩子身心狀態,或在就醫時提供醫師正確資訊。

2善用兒童健康手冊,評估孩子身心發展

對於孩子的身心發展,林炫沛建議父母應善用《兒童健康手冊》。這本由國健局編印、在新生兒離開醫療院所時都會發送的小冊子,除了註明公費疫苗接種時程,還提供生長發育指標,幫助家長了解孩子和同年齡小朋友相比有無落差。

比方,慧倫擔心兩個多月的寶寶是否異常,她可以依據手冊列出的指標,測試寶寶滿三個月大時趴著能不能把頭抬起來45度、會不會注視移動的物品、逗他時會不會微笑、或是發出「ㄚ」、「ㄍㄨ」的聲音等,如果寶寶做不到、或是沒有這些動作表現,應提高警覺。

又好比智翔憂心5歲女兒的個頭太小,他可以依據健康手冊的兒童身高、體重對照表,判斷孩子在同年紀孩子裡的狀況。比方,5歲孩子身高110公分,約落在第50百分位,表示孩子在同樣5歲的孩子裡,身高排在中間位置。 more

 

資料來源:康健雜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衛立兒生活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