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於產前檢查,孕前的健康檢查,更能發揮防患於未然的效果,想要生育的夫妻倆何不一起接受孕前健康檢查,以預約健康寶寶的到來!
5大類檢查項目
1.個人健康諮詢職業、藥物史、吸煙史、飲酒史、個人過去病史及家族遺傳疾病。檢查目的:醫師透過問診,了解受檢者的生活型態,評估其狀況是否有影響懷孕的因子、或影響胎兒健康的可能。
2.基本健康檢查
* 一般檢查:量身高、體重、血壓、脈搏。了解身體基本功能正常與否。
* 視力檢查:視力、色盲。
* 聽力檢查:聽力鑑定。 了解身體基本功能正常與否。
* 內外科身體檢查:了解全身生理基本狀況,如是否有心雜音肺部疾病等、下肢水腫靜脈曲張、皮膚潰瘍、疤痕、四肢活動等。
* 胸部X光檢查:心臟肥大與否、肺臟呼吸道疾病診斷、脊柱側彎、肺疾病(如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氣喘、肺氣腫)、肺結核。
* 尿液檢查:腎功能不良、尿路感染、尿糖、尿蛋白。
* 糞便檢查:解消化道有無特殊疾病;判斷胃腸、胰腺、肝膽系統的功能狀況;了解腸道菌群分布狀況進而判斷肝膽胰等功能。
* 血液常規檢查:血液凝固功能、細菌性感染、敗血症、貧血、海洋性貧血、再生不良性貧血、白血病及其他血液癌症、營養不良、急性感染、紫斑症。
* 血清生化檢查:了解肝、腎功能。
* 血清免疫檢查:是否感染B型肝炎、C型肝炎、梅毒、 愛滋病與是否有德國麻疹抗體免疫力。
* 甲狀腺功能檢查:了解是否有甲狀腺功能與疾病評估、追蹤。
* 心電圖:心房或心室肥大、心肌梗塞、心律不整。
* 超音波:(腹部及婦科) 了解是否有肝、膽與婦科的肌瘤。
* 子宮頸抹片檢查:了解子宮是否有病變。
* 口腔檢查:是否有牙結石、蛀牙。
* 精液分析:精子的品質、型態與數量。
3.遺傳性疾病檢查地中海型貧血、脊髓性肌肉萎縮症和其他基因篩檢、染色體檢查。
4.傳染性疾病檢查梅毒、淋病、B型肝炎、德國麻疹、水痘、愛滋病等。
5.精神疾病的評估透過身心評估以確認是否有精神方面的問題。
男女雙方本身的身體健康
是否可順利懷孕,不是只有女性單方面的問題,男性也無法置身事外。
男性:除了身體檢查外,還必須做精液分析及精蟲檢查,婦產科醫師解釋,「精蟲數目、型態與活動力是順利受孕的必要條件」,根據台北市97年度婚後孕前健康檢查的資料分析,「男性檢查異常項目以精液異常率29.8%為最大宗」。她說,現代男性或許承受太大的壓力,容易有精子數目不夠、型態與活動力不佳的問題,與其日後才發現不易受孕再輾轉求醫,不如一開始即進行此一檢查,了解精液狀況,如有異常,可試著改變既有生活方式,朝著健康的生活型態而努力,相信要踏上順利受孕之路並非難事。
女性:根據檢查結果,事先評估是否適合懷孕?若罹患嚴重心臟病或肺動脈高壓等疾病,即屬於「不適合懷孕」;患有甲狀腺、糖尿病的婦女可在控制情況良好下才懷孕,以期減少妊娠合併症的發生,婦產科醫師強調,「新陳代謝功能正常才可維持身體正常運作,但孕期時,此功能會受荷爾蒙影響,如果控制不好,對孕婦與胎兒都有危險」。至於有抽菸、喝酒習慣的人,若想懷孕就考慮戒菸、戒酒吧。另外,口腔健康也不容忽視,如果可在孕前先將口腔問題解決,以減少孕期牙齦炎的發生。
資料來源:媽媽寶寶